牛顿和爱因斯坦:没被课本收录的4段历史,才是天才真正的样子

2024-11-23 18:38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67人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道路注定伴随着孤独与艰苦,而我们的语文课本可能是世界上最害怕孤独的存在,它让历史上的科学家们的人生,化身为一个个励志与完美的偶像。

可月亮的另一面,往往并不为人所知,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位被视作天才神话的科学家,关于他们在课本里广为流传的人生故事,有4段历史尽管没有被收录,却更加还原了这些天才科学家的真实成长:

灵感、机遇和偶然,并不能简化科学发现的曲折历程。

今天让我们拿起历史的卸妆油,洗去他们的“偶像包袱”,一探历史究竟。

牛顿真的是被苹果砸中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吗?

这是课本里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牛顿被苹果砸头,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至今在剑桥大学学院的门口,还原版复制了一课苹果树,吸引游客如织,排队拍照,而根据阿伦此前的观察,大多数是中国人。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744.jpg

剑桥大学复制的牛顿苹果树

可惜这段故事背后的历史,并没有被课本收录。

首先这个美好的故事有好几个来源,比如最早从英国传记作家斯蒂克利,另外还有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传记《牛顿哲学原理》。

其中,斯蒂克利在牛顿去世的前一年(1726年)访问了牛顿,牛顿在对斯蒂克利说,苹果的坠落启发了他对于万有引力的研究。

这时候,苹果还没说砸在他的头上。

而在伏尔泰的版本里,苹果变成了砸在了牛顿头上,不过这个故事开篇就点明是听康杜伊特太太说的。

这位康杜伊特太太,是牛顿的外甥女,也是当地的名媛,喜欢热闹热衷交际,为了和名流们聚会时有点谈资,有一次她去问科学家舅舅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清楚她浮夸的性格,向来不喜欢她,于是就随口说:苹果砸在了自己鼻子上。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748.jpg

所以,即便牛顿一辈子著作等身,但从来没有写过,他是因为苹果砸在头上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即使在和传记作家斯蒂克利交流的版本里,他也只是随口说了是受到苹果坠落的启发,还故意省略了科学发现和探索的艰苦历程。

牛顿这么做,极有可能是想要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天才:能够通过苹果坠落这个自然现象,发现出和月球运转相同的定力规律;同时借助这个天才神话,洗刷之前被死对头羞辱的委屈。

那个人就是罗伯特·胡克。

牛顿名言“站在巨人肩膀上”,是故意说给一个矮子听的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胡克定律”的发明者,比牛顿年长7岁,是和牛顿同时期的科学家,两个人都是极负才华又互相敌视,可以说是掐了一辈子。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752.jpg

胡克虽然缺乏严格的数学训练,但作为一名同样天才的物理学家,他拥有天马行空式的跳跃思维,产出了大量新鲜的概念,胡克一直坚称自己先发现了“万有定律”,而且因为天性好斗,夸夸其谈,他经常攻击牛顿抄袭他的想法和文章。

平心而论,从目前能看到的历史资料,在胡克和牛顿来往的书信里,虽然两个人刀锋隐含,互不相让,但牛顿确实非常有可能受到了胡克想法的启发:是胡克指出了受到重力的物体会沿着椭圆路径下落到地面。

虽然胡克因为本人数学不精,没有继续钻研,但这个想法无疑是牛顿发现万有定律的重要灵感来源。

不过牛顿才不会承认,他宁可说自己是受到花园里苹果坠落的启发。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756.jpg

不仅如此,牛顿还删除了自己著作里基本上所有对胡克研究的引用,还把不再称他“令人尊敬的胡克先生”,而是直呼其名“胡克”,两个人掐到这里,连当时的礼仪标准都顾不上了。

而1675年,牛顿发表的一篇光学论文,更是被胡克抓住了把柄,斥责他洗稿,都是剽窃自己在《显微图谱》里的成果。

牛顿也不是省油的灯,1676年2月5日在给胡克的回信里,他看似心平气和地回复了一段话,后来成了一段名言:

笛卡尔(的光学研究)踏出了很好的一步,而你则推进了发展……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膀上。

笛卡尔是当时的另一位科学家,身材高大,而胡克不但身材矮小,还严重驼背,牛顿这番后来成为名言的嘴炮,实际上不但声明自己的研究跟胡克没关系,还攻击了胡克的生理缺陷。

连最新版牛顿传记的作者都称之是“骂人的本事像刀子一样尖锐”。

看来科学家也是人啊。

爱因斯坦的1分,真的说明他的成绩差吗?

课本上的爱因斯坦是一个励志的人生故事,考试考了1分,被学校劝退,是名副其实的差生,但后来依靠努力成为了科学巨匠。

世界上虽然不乏后天努力成为天才的科学家,不过如果真的像书本所说,从1分逆袭到100分,确实也是难度太大。

从历史上看,爱因斯坦中学时期确实考过1分,但那时德国实行6分制,最高分为1分,最低分为6分,1分其实是最高分。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801.jpg

爱因斯坦童年

虽然据爱因斯坦自己所说,小时候说话比较晚,但爱因斯坦上学后绝对不是所谓的“差生”,与此相反,他的成绩很优秀。

高中时期爱因斯坦就读于德国路易波尔德高中,虽然当时的成绩单毁于后来的二战战火,但1929年,当时德国柏林一家媒体攻击爱因斯坦成绩差时,高中校长维勒特纳先生特地去信证明不是如此,其中就有他高中成绩的记录:

爱因斯坦的成绩很好,希腊语、拉丁语和数学的分数不是1分就是2分,后来的数学分数一直是1分。

1分,就是当时评分制里的最高分了。

而且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已经表现出了天才一面,不仅课堂成绩好,而且课外表现也好,爱因斯坦不仅掌握了中学的知识,还跟着自己的辅导老师:一个大学医学院学生,经常讨论大学里才有的物理问题,而且这个老师还发现自己开始跟不上爱因斯坦的思路。

12岁自学代数和欧几里得几何,14岁掌握微积分,与此同时,他还自发阅读对一般人来说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完全就是一副标准的天才少年。

爱因斯坦高考真的没考好吗?

16岁那年,尽管还没有高中毕业,但爱因斯坦的才能已经开始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父母的朋友:银行家梅厄主动写信给著名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推荐爱因斯坦参加入学。

院长的回应是,建议完成高中再来报考,但如果愿意也可以现在考试。

就这样,他在1895年10月参加了入学考试,不过他并没有考好,根据记载平均成绩也没有及格。

于是在一些故事里,爱因斯坦成了高考失利的差生,不过鲜有人知的是,他首先是提早了两年去参加入学考试,其次,他没考好不是因为题目不会做,而是题目看不懂。

当时瑞士大学考试使用的语言为法语,试卷与题目也都是法语出的,而爱因斯坦母语是德语,之前在高中才接触了半年法语,所以入学考试中所有和文学和阅读相关的题目,比如语文、历史之类,他都很难看懂,更不要说做题了。

而在物理和数学这样的学科上,16岁的爱因斯坦拿到了非常优秀的成绩,甚至让大学教授都很欣赏,他还因此获得了去大学旁听课程的荣誉。

可不管怎样,这第一年的提前考试并没有被录取。

但爱因斯坦随后被院长推荐,入读瑞士著名的阿劳高中继续学业,准备来年再来:这所中学本身是学院的生源高中,爱因斯坦只要通过中学的毕业考试,就可以录取进联邦理工学院。

就这样爱因斯坦在1896年9月参加了毕业考试,他这次平均成绩拿了5分。

5分,那是不是表明学的不好啊?

还真的不是,当时瑞士的评分和德国正好相反,6分满分,最高分为6,最低分为1,所以爱因斯坦考到了5分,属于非常优良的水平。

幸运的是爱因斯坦当年的成绩单如今被作为珍贵文物保留,所以我们能看到他的毕业成绩:

德语:5,法语:3,意大利语:5,地理:4,代数:6,几何:6,物理:6。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936.jpg

爱因斯坦的毕业成绩单

从这份成绩单,我们能看出爱因斯坦可能语言学习上真的欠缺了一点天赋,这一年时间里没有提高法语,其他的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存在了,特别是在物理和数学方面,他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

后来爱因斯坦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这份成绩单可能也被老家德国的媒体拿来研究宣传,在他们的概念理解里发生了误会,以为瑞士的6分等于德国的最低分,产生了爱因斯坦大学考试成绩差的消息,从此以讹传讹,误传成了爱因斯坦高考失利。

微信图片_20200808123940.jpg

所以,阿伦认为,以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例,通过还原光环背后的真实历史,也许能让我们更好地看见:

世界本就复杂,人人不能免俗,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正能量是必须的,但成功远远不是只有正能量就可以,天才的发现,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历史条件,以及探索者非凡的天赋、努力与艰辛。

而这些被课本忽略的历史也告诉了我们:聪明的努力永远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成功不是努力就能实现这么简单,而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天赋、优势和短板,做喜欢做的事,做能做好的事,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不断升级,才能最大限度接近目标的成功。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