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既构筑围堰又疏浚河道,将“疏”与“堵”巧妙结合,最终治服了洪患。在新课堂中,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他们随时都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面对这些奇思妙想,我们能否从大禹治水中寻求一些启示呢?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在阅读教学中,面对一个词、一句话,学生都会有一连串的问题。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教师要学会“疏”,及时地进行判断,梳理归类,区别对待。
采用“疏”的方式,有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要把握住本课教学的重点,二是要处理好课堂的合理生成。一般来说,对学生提出的浅显的的问题,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同桌相互帮助解决;对与课文学习无关的内容要巧妙的引开,让学生在课下研究。教师要善于沙里淘金,筛选出有价值的关键性的问题,针对重点展开教学。课堂变化是丰富的,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并灵活地处理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既不能无视学生好奇心,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不能一味地被学生牵着问题走,把课堂变成无用信息的大杂烩,教学漫无边际,教学效益低下。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处理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初冬》一课的教学中,窦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提出许多问题:“白茫茫”是什么意思?松树、柏树为什么到了冬天还是那么绿?“淡淡的光”是什么样的光?为什么课文中有的地方用了“看不清”有的地方用“望不见”?为什么写柿子“挂”在树上?面对这些问题,窦老师采取“疏”的方式,把重要的、能通过读来理解的问题留下来,把一些科学性的知识性的问题随即作以解答,对短时间很难向学生讲明白的问题(为什么松树、柏树不怕冷),推荐学生课下翻看《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做突出教学的重点,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古人云:“不塞不流,不行不止。”意思是说,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并不是同步的,有些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捷,能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而有的学生却思考肤浅,感悟不深。教师可采用堵截的方法,如一道急流,猛遇障碍,必然激起浪花。
如果说“疏”重在问题的选择,而“堵”会将理解与感悟引向深入。“堵”主要有两种策略。
一是把问题“抛”给学生。一位教师执教《灰雀》一课,在初读课文后,一名学生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列宁为什么会说那只灰雀一定能够飞回来?”如果在此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列宁已知道是小男孩捉去了灰雀,学生不仅会丧失继续阅读的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这位教师巧妙地进行了“堵”,把问题又一次抛给了学生:“是呀,列宁会不会是神机妙算呀,怎么说灰雀就一定能够飞回来呢?”让学生充分读书,最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渐渐地悟出了文字背后隐藏的问题。
二是曲解,教师可以制造或利用某些学生的错误的理解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有一位教师执教《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由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肤浅,教学气氛低落。如果教师此时总结出小红军为了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教学就会浮在表面,很难达到深入理解、以情感人的效果。这位教师采用了“堵”的策略:“我认为小红军有点儿任性,过于固执。”让学生针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反驳,有的说小红军倔强是想把生的希望留给老红军,有的说小红军的倔强更能体现出他具有美好的心灵,还有一位学生说他从课文的第一段(陈赓将军对小红军深情的怀念)中体会出了将军并不认为小红军任性……学生一边翻看课本找出反驳的依据,一边组织语言进行辩论,对课文的理解逐渐深入。
当然,在教学中的“疏”与“堵”是千变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疏”的目的是为让学生思维走向集中,“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教学只有做到“疏”与“堵”的巧妙运用,有机结合,才会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智慧,形成教学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