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技巧例释
(1)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按“认识→交往→离别→怀念”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许地山的《落花生》则按“种→吃→议”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
(2)按空间位置变化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种结构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比如朱自清的《欧游杂记》里许多文章便采用了“近→远”“东→西”“上→下”等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类似于中国画中“移步换景”的表现技法。
(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比如贾平凹的《入川小记》,将入川观感分成几类写,分别写了小吃印象、对成都人的印象等。
(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把中介物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比如萧乾的《鼓声》,就分别写了小时候的拨浪鼓(欢乐)、商贩鼓(收破烂)、和尚道场鼓(葬别母亲)、欢庆解放鼓(新生)、农民分田地鼓(欢乐)、“文革”鼓(挨斗)和“四人帮”倒台鼓(欢乐)等,鼓声串起的片段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历程及感悟。
(5)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比如余秋雨的《废墟》,就是按照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来写的,先后写了自己和别人对废墟的看法,认为应当保存废墟,中国需要废墟文化,保存历史废墟是为了走向现代。
(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