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用例的“四度”与“两法”

2024-11-23 15:00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940人

议论文用例的“四度”与“两法”

一、

问题的提出


对议论文的写作而言,举例论证恐怕是人们首先想到的论证方法。因为议论文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是要讲道理的;既然是讲道理,自然要摆事实,也就是举例。有道是:事实胜于雄辩。钱钟书先生曾经如斯说:例不十,理不立。还有个不便明说的原因,如果不用例证法,很多人都难以完成一篇符合字数要求的文章,特别是刚刚学习写作议论文的学生。


但是,很多人在运用例证法的时候把经念歪了,出现了很多问题。须知:摆事实不是简单的举例,而且更不是为了凑字数,其实,其间有不少讲究。


二、

我们的对策


 

首先要树立“四度意识”。


一是契合度。


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不可胜数,而一篇文章中所用的实例毕竟有限,选用什么材料进入你的文章主要取决于你想论证的观点与材料本身的契合程度。为什么确立了观点后会很自然想起这个材料而不是那个材料?为什么在文章中选用了这个材料而不是那个材料?主要就是“这个材料”与你的观点是契合的,换句话说,“这个材料”可以支撑你的观点。再说得明白些,能够支撑你的观点的材料就是合适的材料,就是好材料,就是你应该采用的材料;不能支撑你的观点的材料就是不合适的材料,就不是好材料,就是你应该舍弃的材料。


二是新颖度。


就一个观点的支撑而言,可以采用的实例还是比较多的,让哪个“上”哪个“下”呢?新颖与否就是一个考量的标准。看到太多太多的“屈原向我们走来……”,看到司马迁一次又一次地在学子的笔下受宫刑,看到苹果一次又一次地在学子的笔下砸到牛顿的头上,看到太多的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之类的故事……有如“姑娘如花”的妙喻再三再四地出现让人“至今已觉不新鲜”,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人无我有”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屈原、司马迁、牛顿、爱因斯坦们清净点呢?多多关注中央电视台近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如何?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人有我特”呢?在人们常规思维角度下另辟蹊径,挖掘出常见材料中的新意来。比如,在那个习见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的滥俗故事中,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僧侣的势利,你却慧眼独具地从中品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旨。


三是简洁度。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一些观念:议论文中的举例是为了论证说理,而不是为了行文凑字数;读者是通过你的论证来明理,而不是为了听故事。基于此,你对材料的表述就应该是概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叙述,更不是文学笔法上的描述。因此,“定向叙述”是你必须掌握的技巧:凡是与你想论证的观点高度相关的内容,你可以用简练的文字叙述;无关的或者似乎相关的内容,你必须大胆地舍弃。否则,一则材料可能会占去你百余字甚至更多的篇幅,读者会淹没在你所讲述的故事中而看不到你要阐释的道理。我们提倡用一句话叙述一个材料,文字的上限为80个字。


四是多角度。


有时候,可以服务于某个观点的材料很多很多,而一般文章的容量很小很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在材料的选用上可以考虑时间上古今分布,地域上的中外分布,领域上的多元分布——政治的,军事的,科技的,教育的,商企的,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等等。让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材料丰富而不单调,使观点所得到的支撑有力而不乏力。


 

其次要注意呈现方式。


在议论文中举例论证法的运用,常见的是一篇文章里有三五则材料,如果足够典型,有时候个中还形成对比,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这样的举例也能起到论证的效果。


但是,还有更高的境界等着你去攀升。


比如“切割法”。


请看何永康教授1982年的高考下水作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堪称美德。然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高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先”“后”二字,大有深意。


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的危机,并因此食不甘味、夜不成寐,是为“先忧”。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风”刮晕了头,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彭德怀同志却紧锁眉头,日夜担心我们的社会主义家业有可能毁于一旦,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可能被置诸脑后。实践证明:他忧对了。人们痛定思痛,越发感到这种“先忧”精神的可贵。


“先忧”者并不是天生的“先知”者,彭德怀同志之所以能够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操心得早一些,是因为他注重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他不辞辛劳,走访了那么多乡村和工厂,搞了那么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方才确信自己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有理有据,非忧不可;否则,愧对祖国和人民。


“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闭门忧思,袖手叹息,无益于天下,无助于变“忧”为“乐”的历史进程。这不仅需要有见识,而且需要有胆略,有为民请命、为国献身的壮志豪情。“先忧”者往往是少数,要想冲破世俗的偏见,顶住各种各样的压力,没有一点舍生取义、“以额叩关”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当然,“先行”者不等于“独来独往”的英雄,要想行之有效,必须唤起民众,并肩携手而行;否则,只能是“斯人独憔悴”,“举杯浇愁愁更愁”。彭德怀不怕罢官,挺身而出,上“万言书”,用自己的行动向千万人鸣响了警钟;没有这样的金石之言,就不会有今天的欢乐诗篇。


当忧转化为乐之后,,“先忧”者应当如何行事呢?应当“后乐”。如果自恃有功,认为自己有先见之明,有先行之苦,就理所当然地争享受,争权利,乐于天下人之先,那简直意味着背叛!“先乐”可耻,那么,“与民同乐”好不好呢?一般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美德。但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或者是有志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这样的标准就显得太低了。因为从长远的观念看,我们目前的“乐”还仅仅是“小乐”,比起共产主义的灿烂前景来,它委实太微不足道了。愿为共产主义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战士,难道可以满足于一得之功,躺在小小的安乐窝里做美梦吗?再者,当过去的“忧”转化为今天的“乐”之后,又会酝酿着新“忧”,这是由事物的矛盾法则所决定的。我们怎么能够“乐而忘忧”呢?所以,正确的态度是居安思危,永远当一个“先忧者”,永远当一个“后乐”的傻子。


愿先忧后乐精神长在,愿我们的生命其乐无穷!


通读全文,你只看到了一个例子:彭德怀的事例。


何教授在解读这篇下水作文时强调了六点,其中第④点说的是“应少而精地用例,短小的议论文一例即可”;第⑤点明确:应把“这一个”例,“切割”开来,分别“投档”,服务于相关的小论点。


当然,运用“切割法”须要以你非常熟悉某个名家大腕为前提,对他有足够的材料储备。


比如“集束法”。


2014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堪为示范。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禅宗里有立在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


  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决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着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让光明如约而至。这其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有了站立起来的力量。


  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里施以爱与恩慈。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浑浊却清纯的心。


  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汪曾祺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洒盐给人吃,莎翁的飞鸥与海滔相遇,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世事纷纭中,依旧立着清朗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狂时,依旧立着修华意,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


 立心之高洁,得世之清欢。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清和也是心之所求。


  立心,立的是一颗平平凡凡却高昂清和的心。


  千万人已过去,芸芸众生中大多是普通人。我们只需保持清和,亦可有长久的岁月;只需立着高昂的精神,亦可有光辉的人生;只需立着淡泊的心灵,世界亦会为之鼓掌。是的,人立着。世界才属于他。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先哲立心鼓掌,亦为凡人立心鼓掌。贵者肯掷通灵宝玉,贫者亦有自强之心。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气节高尚守本心者鼓掌,也为油盐柴米守生活心的人鼓掌。只要你立着心,站在世上。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你,为我,为我们。


全文选用了大量典型材料(全篇有二十多个),以集束的方式呈现,形成了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最后要特别强调一下,议论文写作时摆事实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用摆事实替代讲道理,从而堕入“以例代证”的泥淖之中。

 

如果你能如斯运用例证法,你的文章一定会更加出彩!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