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这次的登月之旅不同以往,不再仅满足于登陆。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月球上采样和返回,计划挖取约2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
虽然嫦娥五号还在路途中,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已经向我国提出了请求,迫切希望能够获得一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以便搭车开展月球相关的科学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曾6次成功登月的美国NASA,50年前就已拥有足够多的月壤样本,这回竟然也要求我国共享月球科研数据以及索要月球样本。老美这是什么迷幻操作!
那么,这次嫦娥五号挖回的土有什么不同,或蕴藏着什么秘密,为何如此抢手?还被要求公开数据?
月球挖土哪家强
目前只有苏联和美国曾多次成功地到月球挖过土,采取的挖土方式也是各不相同。
在美苏竞赛时期,美国是举国之力,耗资上百亿美金,通过阿波罗11-17号载人探测器,成功执行了6次登月任务,人工地带回一共381.7千克的月壤。
苏联就逊色多了,不过也比较省钱,3次派出的都是无人月球探测器,一共带回300多克月球样本。
然而自1976年以来,人类已有44年没从月球挖过土了。这次我国的嫦娥五号登场了。同样是使用无人月球探测器,但其配置明显要比苏联高级多了,计划通过无人采样,一次性带回2千克月壤。任务难度也是相当之高,是我国迄今最复杂的航天任务之一。
在此之前,无人探测器单次带回地球的月壤样本最多也就100多克。当然,我国并不是以数量取胜,这次采集的土壤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研究价值极高,全世界的科学都十分感兴趣。
嫦娥五号采集的土为何如此抢手
想要对月球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就需要去挖掘更多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样本, 把这些样品放在一起,才能在整体上对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更好的了解。
尽管美苏都从月球带回到了土壤,但本次嫦娥五号挖的土依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之前的美苏,月球着陆点都大多选择在月球赤道附近,挖回的这些月壤样本的形成时间单一,基本都早于30亿年前,这就使得他们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而这次嫦娥五号的挖土地点独辟蹊径,选择在了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名为吕姆克山脉的火山丘中降落。这里是之前其他国家的探测器从未到访过的地方。据观测发现,这座火山相对比较“年轻”,据推测此地存在大约形成于13亿-20亿年前的玄武岩。因此,可以有效地填补之前月球取样研究存在的空白时期,极具研究价值。如果这些样本被带回证实源自不到20亿年前,月球的历史将得到改写。
人类终极能源的探索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月球土壤中蕴藏着大量的氦-3,它也是嫦娥5号勘探的下一代能源。它是最理想的核能源材料。使用氦-3作为核聚变材料,几乎不会产生核辐射 ,不会污染环境。而且氦-3核聚变发电也相当高效。
根据阿波罗登月对月壤的分析,月球表面氦-3的总储量至少超过了100万吨。这些量用来核聚变发电,可供人类使用一万年之多。除了发电,氦-3将来还可能给宇宙飞船提供动力,能够让宇宙飞船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到达火星,以后的星际移民有希望了。
有了它,就可以解决人类的长期能源问题,什么石油,天然气资源都low爆了。可就是这样的宝藏能源材料,在地球上的含量却极低。这是因为氦3来源于太阳风,由于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阻挡,无法进入地表。月球则没有二者的保护,是很好的氦3“收集器”。经过太阳风几十亿年的光顾后,月壤便积累了大量的氦-3。
所以获取月壤,具有巨大的价值。研究月球土壤是人类前往星辰大海的第一步。期待嫦娥五号满载而归,期待更多新发现。
在1978年,美国曾通过访华“慷慨”地赠送了1克月球岩石,作为建交之礼。虽然只有一小丁点儿,我国当时视如珍宝,一半收藏,一半用于研究。
虽说科学是无国界的,那我国这次嫦娥五号挖的土到货以后,到底给不给美国分一点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