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特等奖作文《天晓得》,评委大赞: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2024-11-23 12:44 来源: 知识窗 本文影响了:781人

这篇《天晓得》是第五届“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的特等奖作品,当时有1100名多选手参加现场决赛。

天 晓 得

张 楷

(第五届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特等奖作文)

黑格尔曾说:“所有物质的普遍规律,都是由绝对精神演化而来,而绝对精神是独立于人的思维而天然存在的。”


换句话讲:“所有真理的本源只有天晓得。”


事实上,不仅是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家有此想法,中国诗词更是将“天晓得”的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苏东坡遇人生不顺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杜子美见国破家亡便认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张若虚更是将人生无解之愁倾之于天:“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而西方哲学中,更是广泛采用“天晓得”的方法论。康德的物自体,莱布尼茨的“灵魂独立论”更是极不负责任地将万物本源推给上天去解决。


那么,难道万物真理的本源只有天晓得吗?事实上,“天晓得”是人类对自身能力的极度不自信和渴望求助于他物的本性的表现。也难怪,那时的狂风暴雨天崩地裂,人类根本无法解释和解决,只有将此看作上天的惩罚,才能获取心灵上的慰藉。


而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天晓得”也渐渐转变为“人晓得”。可问题随之而来,处于“天晓得”和“人晓得”的矛盾冲突之中,人有如何巧妙地处理好两者关系而服务于己的?


我认为,世人处理“天晓得”和“人晓得”的方法莫过于三种。


一种是融入于天。画家钱选曾有一幅《秋江待渡图》。火红的枫叶下站着孤独的人,钱选的江面上是渡船,远方是浅蓝色渲染的新世界。这就是南禅宗中所谓“渡”。《坛经》中曾写道六般若波罗蜜,其中一种就是“渡”到彼岸,脱离于尘世中的灵魂,而到彼岸的虚无之中找到人生的终极智慧。八大山人也在《秋霁图》中将流水延伸至天边。那是人的智慧所能到达的地方。钱选和八大山人一样,找到了“人晓得”和“天晓得”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渴望脱离于现实而飞到智慧的天边。而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逃避“天晓得”与“人晓得”对立冲突的表现,是人性中懦于求和的深刻体现。


第二种,是全面推行“人知道”。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结语中写道:“人的知识已突破天的束缚,哲学也无法再指导具体科学。”正是这样心理特性的树立,让人类开始藐视自然。“人知道”“天知道”的全部,所以近些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美国、澳大利亚一些地方的山火也是频繁爆发。“人晓得”的狂妄最终榨出了自然的眼泪,也将人类自己置于水深火热。


第三种,也是我个人最推崇的一种,是用“天晓得”的心干“人晓得”的事。我尊重万物的本源规律,却也批判性地为我所用。苇岸本是朦胧派诗人,但后来的他开始钟情于脚下的这一片大地。在他的《二十四节气》中,他成日静坐于农田之中,看蟋蟀的爬行,观麦苗的生长。“天晓得”掌控着这一切的规律却也为“人晓得”利用而改变。他记录下二十四节气下万物的变化,从“天晓得”的表象去提取“人晓得”的知识,却也时刻喜爱和崇敬着这一片天地。正如他自己的话所说:“要有一颗与天地荣辱与共的灵魂。”


总之,“天晓得”曾让人类陷于迷茫,却也让人有了探索的勇气和知识的光明。而他们毕竟还在那里。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人总要有可依附和看重的东西。”对于“天晓得”,我们不畏不惧也不狎不侮,以一个相对平视的视角看待人与天拥有真理的冲突,我想也是我们最好的态度。

本文亮点一:构思。

“天晓得”代表不自信、逃避现实、懦弱等处事态度。

“人晓得”代表自负、自大、狂妄的心理状态。

用“天晓得”的心干“人晓得”的事,代表遵循规律、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新发展理念,它需要人们有踏实、睿智、执著、循序渐进等特点。这也是作者的观点。

本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证严谨,叙议融合。

文章先写很久以前人们面对未知的世界时爱用“天晓得”的态度,然后写在“天晓得”变为“人晓得”的过程中的三种情况,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亮点二:才华。

不少人用“高中是创作的高峰”来评价自己或者别人的作文。这就是说,很多人高中时都在文中尽力展现自己的积累,尽力让表达更漂亮,都恨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倾尽才华,可是上了大学、工作后,反而不屑写以前那样的文字,也写不出来了。

我想说,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篇文章,能否接受开头引用他国名言,认不认可文章的思路,你都得承认,作者是有才华的。“才华”,就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能在时空中自由穿梭,古今中外都去到;能在哲学的天地里徜徉,著作言论信手拈来;能赋予“天晓得”和“人晓得”以不同的含义,还能把它们的关系梳理明白:这都是显而易见的才华,天晓得作者平时看了多少书,想了些什么问题。

评委点评:

全文在时空隧道中穿梭,在哲学天地里徜徉,彰显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思辨能力。开篇切题,论证严密,叙议融通,层层推进,聚焦“天晓得”和“人晓得”的关系,提炼出“用‘天晓得’的心干‘人晓得’的事”的观点,见解独特、切中肯綮,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天人合一”、遵循规律的新发展理念吗?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地方引用和表述还欠准确、贴切,如最后一段的“不畏不惧也不狎不侮”可否改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者能做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天晓得”平时读了多少书!

——吴铁俊(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