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写好清明节作文?《清明——向阳而生》样文最具借鉴意义

2024-11-23 15:5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53人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选择一题作文。

材料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材料二:《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是一个与“生命”有关的节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于“清明”所蕴含的“生命”意义,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见闻或认识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材料分析】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共二则,均直接与“清明”有关,二则材料内容高度聚焦。材料一直接引出“清明节”,这里命题时只保留了踏青节和祭祖节两个别称,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后面材料相关内容的吻合一致。由踏青节、祭祖节的别称,引出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强调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材料二引用《岁时百问》中关于“清明”理解的有关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有意引导考生在一层面上认识、思考“清明”的意义与价值,拓宽考生对“清明”的局限理解。《岁时百问》的引用和后面对于清明节后一派春和景明之象的描写,都高度聚焦于“清明”的另一层意义——生命的萌芽与勃发。这一理解有别于清明节祭祖表达哀思、缅怀逝去生命的局限认识,而是赋予了“清明”积极向上、孕育新生的深刻解读。

同时,关于“清明”这一意义的理解,并非是脱离材料本身,而是有所暗示、呼应,材料一特别指出清明节的另一别称--踏青节,也明确了“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之一,结合材料三对于“清明”的理解,自然也就不难明白为何清明节也称为踏青节,因为此时也正是生命萌芽、勃发之时。同时,结合材料二的疫情相关内容,考生也可由此联系延伸,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在我们共同向这疫情中逝去的生命默哀的同时,也要怀着奔向未来的希望,以敬畏生命的态度重新开启我们的新生活,这也是从“清明”这一意义的理解我们应该获取的生命认识与生存智慧。

所以,综合二则材料,虽各有侧重,但都互相勾连,高度聚焦,共同指向“清明”这一关于“生命”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任务指令明确了此次写作的思考聚焦点--“清明”,是一个与“生命”有关的节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于“清明”所蕴含的“生命”意义,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见闻或认识思考?

结合材料,我们可以确定“清明”的两层意义,一是对已逝生命的追思与致敬,解决的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问题;二是对现实尘世生命的敬重与敬畏,对新生命的期待与欣喜,指向当下与未来,思考的是“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参考立意:

1、清明节,缅怀先辈,表达追思与致敬;

2、感恩那些“战疫”中因为守护我们而献出生命之人;

3、清明,万物重生,春暖花开。

【精美范文】

清明——向阳而生

清明,一个节日,一个与“生命”有关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的清明总是阴雨绵绵,而我自记忆起的清明必是青烟袅袅--登山祭扫,焚香祭祖。此处的“清明”,不管是阴雨还是青烟,都和追思有关,与另一端的生活相关。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根”的民族。这另一端的一个个“生命”便如一束束树根,深扎于土地,成为一个个家族的精神皈依与灵魂所在。清明时节,发端于一处的枝叶便聚拢而至,共同归依于家族大树之下,向自己的生命之树致敬。或一个坟头,或一座石碑,或一方土地,洒几杯清酒,焚几缕清香,献几束鲜花,鞠躬追思,默然致哀。这是一个家族的仪式,这是对生命之树的致敬。生者与逝者,当下与过去,藉由清明这一传统节日,完成一次生命对话,历经一次“我是谁”的生命追问。

同样是清明,2020年的清明,没有了现场祭扫,没有了集中祭祀,坟头的杂草或许犹在,石碑的尘迹或许无法亲手拂拭,也无法亲手向那一方土地斟酒、焚香,共同完成一个家族的集体朝拜。忽然而至的疫情,让自古传承、绵延至今的清明现场祭祖礼俗按下了暂停键。而我的“清明”,2020年的清明,自然也没有了记忆中的登山祭拜、青烟袅袅,有的是与父母围坐一团,聊起记忆中的爷爷,那残留于脑海的片段——年迈的爷爷端坐一角,阳光透过瓦缝洒在他那略显干瘪的脸上,爷爷半眯着双眼,静谧、柔和。年幼的我,当年不知道爷爷是村寨里不多的读书人,会写对联,而且还是村寨里那头威风凛凛的狮子的点睛人。还有逝去的奶奶,弥留之际还在询问我这个孙子赶回来没有?聊起那些记忆中迷糊的碎片,又显得那么完整而清晰。

这个清明,2020年的清明,于我而言,对着电视默哀三分钟,是我的清明。同样是关于生命,关于那些逝去的生命。这些生命,留在了2020年的春天。这些生命,和我没有直接的血脉关系。但因为这三分钟,我觉得是与我有关的。正是那些为我们健康坚守的人,那些美丽的逆行者,那些甚至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人,护了我们的周全。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清明,一个家族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追思,一个与“生命”有关的节日。我想起《岁时百问》中对于“清明”的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解释同样指向“生命”。只是,这里的“生命”不是死亡,而是流逝,不是悲伤,而是万物之萌芽,生命之勃发--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吐故纳新。中华民族的先哲是如此地通达和睿智,死与生,终点和起点,失望与希望,过去、现在、未来,都借由“清明”这一节日,完成了衔接与过渡。于是,自然也就明白“清明”既为祭祖节,也叫踏青节,扫墓祭祖的同时,也是踏青郊游的时节,追思致敬的同时也是万物重生、生命勃发之时。这就是“清明”。

生命的延续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必然。阴霾终将散去,阳光终会到来。这个时代,是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的“清明”,是向阳而生,向暖而立的清明,万物重新生长,生命重新勃发。从追思中汲取力量,走向生命的重生,走向清洁明净、天朗气清。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