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成功之花次第放

2024-11-24 00:5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02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当下时代是仓促的,所以成功要趁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

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学校拟举办一场辩题为“成功要趁早(正方)/成功不必趁早(反方)”的辩论会,请你选择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辩论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典范的组合思辨性材料作文。从材料的理解来看,材料前半部分倡导”成功趁早”;后半部分则是反向的,意在说明大器晚成者不乏其人。二者既矛盾对立,同时又各有道理。成名者有早有晚,关键是,你的态度是什么?

成功要趁早“既有其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首先,从积极意义来看,“成功要趁早“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进取,青春年华,自当有一股“锐气”,避免过早地贪图安逸”暮气沉沉”,在“世故”、“平庸”中辜负青春。联系当下的“啃老族“拼爹族”,我们不难看出青年人身上“进取精神”的缺失:“成功要趁早“的消极意义表现为其往往容易导致人急功近利,好走捷径,最终误入歧途,迷失自我。例如当下哗众取宠,甚至丧失底线,不择手段之流,堪称这方面的代表。

“成功不必趁早”是一种踏实态度,我们应当顺应“功到自然成”,强调厚积薄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成功不必趁早”也可能会作为“无所作为”的借口,可能会成为“安于现状”的安慰剂,所以我们也应该辩证分析,理性看待。

参考立意

1. 大器晚成也是一种成功。

2. 厚积薄发,成功在于长期积累。

【佳作赏析】:成功之花次第放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

我们为成功是否要趁早展开辩论,作为反方一辩,请允许我陈述我方的观点:成功不必趁早,成功之花次第放,方能花香满中华。

或许信息高速化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是焦虑而仓促的,于是在阅读时,我们选择听书、碎片化速读;于是短视频崛起,播放倍速化;于是我们急切地追求效率,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身边那些年少成名的同龄人让默默无闻的我们感到“压力山大”,使我们坚信出名、成功要趁早。

但是没有逐字逐句咀嚼,我们怎能体会到文学巨匠笔下的奥义?没有逐帧细赏,我们怎样感受到镜头下的美感?没有踏实的积累,我们怎么体味到生活的温度与成功过程中奋斗的意义?在浮躁社会下成长的我们不应随波逐流、盲目追求成功的早,而应追求成功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块经过长久积累、外力雕磨,最终一股清风拂去表面尘埃显露于世的远古岩石。它是坚硬的、厚实的,是要经历一定周期,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才会形成的。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中华千古经典名著《红楼梦》;王守仁“亭前格竹”数十年,方成心学,影响明清,至今未绝。可见,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可铸就成功。方仲永年少成名却最终成为令人痛惜的陨落天才,便是因在成长过程中太过浮躁进而迷失了自我。故成功不可急于一时。

正如中科院院士李曙光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桃李早春便花开缤纷,菊梅却不急不躁迎寒而放;梵高死后才被人赏识,画作脱去浮尘被全世界所知,而毕加索在世时便名满天下;特朗普七十岁才当上美国总统,但奥巴马不到六十岁已然退休……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时区”。纵使时代的洪流看似已将还未开放的你裹挟而去,你也应相信花开有时,然后静待花开。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仓促时代之下成功不必趁早,顺应自己的花期,踏实积淀,让成功之花次第放,才能使处于高速发展时代中的中国拥有“百花争鸣”的花海。

谢谢大家!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