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专项训练10——历史地图类选择题

2024-11-23 12: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77人

【题型特点】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主要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共同呈现都城的变迁、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范围的改变、行政区划的改观、河道的改变、战争路线及进程的描绘、区域性经济特征的展示、文化交流的路线等问题,通过这些地图语言反映历史现象的动态和人类活动的进程。地图类选择题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形势图、分布图、疆域图等。主要以历史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地图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解题秘籍】
在解题过程中,要首先关注地图的图名、地图中的地名;其次关注图例和注记;第三关注地图中的箭头、箭头指向和关键地名。并结合地理知识和所学历史知识得出结论。总之,解答图片类题目一定要关注题干中、图片中、图片外的文字。审题时弄清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准确作出选择。
【规律总结】
地图一般观察规律是“先看整体,再看局部,再由局部到细节”,另外,对于题干中的关键时间、人物、地点、的文字描述等内容也需要重点关注。

【典型例题】

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1618969181992036.jpg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A材料反映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相距较近,且与多个诸侯国近邻,连通黄河、济水、泗水等河流,这样的区位优势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导致社会生产破坏,影响经济交往,故B项错误;“陶、曹鲁之间”商业繁荣,影响因素很多,交通条件只是其中一个非决定性因素;且材料未体现交通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未涉及城市规模扩大的信息,故D项错误。

【对点训练】

1.(2020·山东济宁一模)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

1618969237186708.png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答案 D
解析 分封宗法制和环形防线都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二者是并列关系,建立环形防线是为了控制黄河流域,排除A项;材料强调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与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无关,排除B项;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作为监视,排除C项。
2. 据图一和图二,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1618969277587971.png

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
D.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江南省在乾隆帝时分割为江苏、安徽两省,结合清朝君主专制的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题干提及的是省区的变动,未提及省下设州、县、乡等,排除A项;题干只提及省区变动,未提及官员职权,排除B项;基层地区是乡、里,而题干是省级地方,排除C项。
3.下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一现象反映了(  )

1618969316798927.png

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可知,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重视农业水利,都出现了地方的善治,说明水利兴修影响地方的治理,故选A项;“位置决定经济水平”表述绝对,排除B项;根据所学,战国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排除C项;该图的主旨是“战国水利工程图”,与争霸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4.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

1618969362366148.png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15世纪欧洲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印书坊,印刷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这是欧洲文化发展活跃的表现,故选A项;17、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变革加速,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世纪伴随欧洲城市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教传播是在宗教改革后,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D项。
5.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图中进军路线好似一个倒着的巨大问号。此次行动探求的重大问题是(  )

1618969403256643.png

A.创建根据地         
B.革命目标
C.革命领导权         
D.革命道路
答案 D
解析 由图片可以看出,这是秋收起义后的进军路线,根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后,因地制宜进入农村,创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创建根据地”只是革命道路的一部分,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目标是一定的,与本次运动无关,排除B项;“革命领导权”的认识是国民革命开始,八七会议确立了这种精神,排除C项。
6.有关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1618969437257191.png

A.日本侵略者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B.国民政府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围剿”
C.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侵华日军
D.中共发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答案 C
解析 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徐州会战的形势图,其中核心是台儿庄,故选C项;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抗日战争期间,不是北伐战争时期,排除A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没有中心城市,排除B项;淮海战役的中心是在徐州,不在台儿庄,排除D项。
7.下图为16—1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收示意图。据此可知(  )

1618969482521517.png

A.新航路开辟加速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
B.殖民扩张促使美洲白银主要流向欧洲
C.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进程
D.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错误。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美洲白银大量流向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银流向欧洲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扩张所导致的,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六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8.图一和图二分别为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分布示意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当今世界(  )

1618969562(1).png

A.国际霸权的转移         
B.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C.生产社会化加剧         
D.石油资源分布的差异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分布示意图”,经过对比发现中、俄和第三世界国家日炼油能力提高,说明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故选B项;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的变化,与国际霸权的转移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格局的变化,而非生产的社会化,排除C项;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的分布与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同,排除D项。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