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专项训练17——“主题概括•论证说明”类

2024-11-23 11:2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02人

1、审题目

首先阅读题目,具体研究要求,分析限定语

领悟命题意图或试题立意

提炼或自拟出观点,要做到史料和史论紧密结合。


2、读材料:

根据获取的有效信息,围绕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读材料要做到读两遍,即分为泛读和精读二步。

泛读:找到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划分层次,注意材料的出处。

精读:把关键词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3、写答案:

  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

  第一段:提出观点 ;

  第二段:论述,史论结合论证;

  第三段:总结;综上所述。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论述明代时,突出了它的“专制皇权”特性,作者首先肯定了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但随后,作者又对朱明王朝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明代虽然自居为汉、唐帝国的复兴,却没有汉、唐那样天下帝国的气度……明代固然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和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一:明代的“专制皇权”特性突出。
论述:明代废除了历代以来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集决策权与行政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大大增强。后又设立内阁帮皇帝处理政务,但无法定权力,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中后期皇帝经常不上朝理政,纵容宦官专权。另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不经正常司法程序,侦缉办案。君臣共治传统破坏无遗,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观点二:明代没有汉唐那般气度,更加保守内敛。
论述:明代开国后,无视宋元以来商业贸易的蓬勃发展趋势,对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只有朝贡贸易相对繁荣,但不久后也缩减规模。军事上重修万里长城,采取防御战;文化上以八股取士,程朱理学日益僵化。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会受到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间的交流融合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文化共享
文化共享的类型可以归纳为族源型、语言型、宗教型、民俗型和官方意识形态型。
资源互补互惠
在相当规模的区域内,各民族会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区域内的资源相关部分加以利用,而且和其他民族形成长期稳定的资源互补互惠关系。但因资源争夺和竞争也经常造成国家和民族间的冲突。
肤色相同或相近
在某些情况下,肤色变成了一种族性特征,成为一种社会界限。如在长期的殖民掠夺的过程中,形成了有色人种的种族主义,形成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对立观念。
共同的历史命运
各民族共同的历史经历和历史命运对民族和国家间的交流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官方形态推进
各国家通过多元文化和各种措施推动国家和民族间交流和合作。

围绕材料,运用所学史实,对上述材料中的类型进行论证。(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类型展开论述;中外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观点:必须在以上五个角度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
论述:要求必须中西各举一例。要求所举每一个例子有史实过程和评价。
文化角度:可采用语言型的例子:欧洲联合;宗教型的例子:佛教、伊斯兰教传播。
资源互补角度:可采用区域集团化的例子,如欧洲联合、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一带一路”等。
肤色相近角度:种族歧视,殖民扩张时期的种族压迫。
共同的历史命运角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三世界等。
官方形态角度:中俄互办文化年,“一带一路”等。
总结在观点的基础上适当升华即可,比如加大文化共享,促进国家与民族交流,世界进步。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著作
编纂思想
《史记》(西汉)
强调“实录”“直书”。“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书》(东汉)
贯穿五德终始说和五行灾异说等经学观念,着重追述西汉帝业、功德。
《隋书》(初唐)
以史为鉴,“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着重探讨前代典籍制度、吏治得失和君臣之道。
《新唐书》(北宋)
认为据藩镇立国的后晋编修的《旧唐书》不合正统而对其删改;“专事褒贬”,以伦理纲常品评史事。如赞誉大儒韩愈却只字不提玄奘、僧一行的事迹。
《国史大纲》
(1939年初版)
要做有知识的国民就应对国史略知一二,并对其抱有温情与敬意,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 示例一 观点: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
说明:汉代的《史记》强调“实录”和“直书”,在真实的史实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发展变化规律,这是历史编纂的典范。随着儒家思想的官方化和社会化,加上唐宋文人为应对儒学危机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影响,宋代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褒贬过多,还删改《旧唐书》的原始文献,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示例二 观点:历史的编纂思想呈现明显的时代性。
说明:两汉时期,儒学统治地位逐渐确立,《汉书》的编纂贯彻了天人感应等经学观念,致力于追述汉代功德。初唐《隋书》的编纂反映了当时唐朝统治者正积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致力于完善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宋代《新唐书》的编纂则明显受唐宋儒学危机下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有明显的纲常正统观念和排佛倾向。20世纪30年代面对抗日战争的民族危机,《国史大纲》则侧重于国民知识教育、国家观念的启蒙和民族自信的构建。
示例三 观点:历史编纂有让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功用。
说明:早在汉代,《史记》就已经强调“述往事”以“思来者”,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唐朝《隋书》的编纂也尤为重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唐朝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宋代《新唐书》的编纂也发挥了强化正统观念,挽救儒学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近代中国的《国史大纲》编纂于国家危难之际(抗日战争时期),起到启蒙国民心智,强化民族观念,激励国民奋发救亡的作用。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家指出,人类历史上很多政局动荡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内部的社会机制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譬如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口压力太大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选取中外近代史上的两则事件进行论证。
答案 示例 观点:历史上的很多政局动荡同时由内部机制和文明冲突两种原因引起。
论述 事件一:太平天国运动正是由内部机制问题和文明冲突两种原因所引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对中国侵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民族矛盾加深。
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横征暴敛,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广大农民揭竿而起。
事件二: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样是由外部冲突和内部机制问题所引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瓜分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而此时的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进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进一步激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镇压保路运动更是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事件三:巴黎公社是由内部机制和外部冲突同时引起。
外部冲突:在普法战争中,法军全线溃败,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由此激化了民族矛盾。
内部机制:面对外来侵略,法国临时政府不仅抵抗不力,反而欲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这激起了巴黎人民的不满,阶级矛盾尖锐,由此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清末民初,我国商品市场中机器棉布及其原料棉纱的流通示意图。
微信图片_20210421101430.png
(注:“蒙自”属云南省)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信息,围绕此信息形成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拟定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
论述: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依托独特的经济地理优势,上海渐成中外贸易集散中心。材料显示,棉纱、棉布大量由上海中转流通运转至全国各大城市。这表现了上海既是近代棉纺业中心城市,也是中外棉纱、棉布集散转运的重要枢纽。这反映了近代上海在中国经济地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示例二 论题:沿海沿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较早。
论述: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多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这些地区较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较早。材料显示,上海、青岛、汉口等沿海沿江地区棉布、棉纱多向外输出,这反映了其近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优势。
示例三 论题: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其中沿海沿江地区解体时间较早,而内陆地区解体时间较晚。材料显示,沿海沿江城市较内陆城市而言,棉布、棉纱中转流动频繁。这反映了传统自然经济解体程度的区域性差异。
示例四 论题:近代经济发展的二元性。
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棉布为代表的洋货横行,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然而,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复,例如许多地区的农民以机制棉纱纺织手工土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机制棉布的滞销。材料显示,棉布的原料棉纱,仍在中国多数城市存在广阔的市场,这反映了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复杂的二元性。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