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中国的地方(边疆)治理与社会保障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管理。2.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4.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3.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1.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2.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3.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
二、11—18世纪中国的市镇经济与市民生活
一、宋明时期的市民生活
宋代 | 市民 文化 | 形式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
消费意识强烈 | 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瓦肆”“勾栏”等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倾向 |
明代 | 社会风尚 | 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但在传统中国单纯的炫富往往会遭致他人的鄙视,而古玩书画消费则成功地把奢俭之争转化为雅俗之辨,使有闲阶层为奢侈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
价值观念 | 明代后期拜金之风十分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文化上明代商业性书坊繁盛一时,以刻印科举参考书、时文和通俗小说谋求利润,出现文学作品渐趋商品化的倾向 |
市民文学 | 明代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的痕迹 |
1.“夹河而市”是江南市镇的共同特点。内河行船是江南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因此绝大多数市镇都是在河道畅通的地方。2.市镇大多分布在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区。3.出现了一些带有行业特点的市镇。如:吴江的同里,既是大米的市场,又是造船的地方;常州宜兴的张渚镇是茶叶的产地。4.工商业市镇的出现是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重要特点。如苏州的盛泽,湖州的乌镇等地。5.众多江南市镇的交易都有日市、早市、晚市和夜市之分,样式繁多。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该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后期,扬州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关于城镇化进程问题,注意与地理学科的联系,注意联系近代中国城市兴起的区域,并联系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等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0年,城镇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小城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我国城镇化的道路是多样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实现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大增,使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城镇化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请选择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