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详解
(1)小说的阅读方法
知识梳理//
考情分析
1.选材特点
(1)体裁以短篇小说为主,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契合课标要求“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
(2)题材类型多样,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考生关注家国情怀,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3)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文章情节相对完整,能展现人物的性格侧面。
(4)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闪光点;主题上,反映小人物身上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轻财重义等中华传统美德,多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上的高贵品质。
(5)重视关联教材,强化教考衔接如2024新课标Ⅱ卷《千里江山图》呼应教材里的革命小说《百合花》《党费》《荷花淀》和林觉民的临终绝笔《与妻书》,把个人与时代交融在一起。
2.考点考向
(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
(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集中于拓展和探究题。
基础知识
一、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概念: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二、小说篇幅
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小说为长篇小说,还可细分为小长篇(一般六万字到十万字),中长篇(一般十几万字到三五十万字),超长篇(一般超过百万字)。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一般认为,字数在三万字至六万字的小说为中篇小说。也有少数十几万字的小说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一般认为,字数在几千字到三万字的小说为短篇小说。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三、常考小说题材、主题
1.乡土写实小说。乡土小说从20年代中期延续到30年代形成一股持久的创作潮流,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清新的泥土气息,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相对狭小天地,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转到农民身上。乡土小说把艺术之根扎于故乡的土地与农民之中,带着满身乡土气息,又敢于正视农民的辛酸与凄楚,作平实自然的描写。
2.革命小说。出现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从题材的角度看,“革命历史”题材在新政权后占有最大的分量和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指“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黄子平)。缺点:由于缺乏对革命和工农大众感情的体验与认同,对革命斗争有肤浅、空洞的描写,往往把革命生活简单化。其中长篇主要有《保卫延安》(杜鹏程);《红旗谱》(梁斌);《青春之歌》(杨沫);《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3.历史小说。历史小说通常与军事小说不分家,严格来说,历史小说主要是以史实记录为蓝本,重新记述、刻画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说。网络上出现的历史小说大多是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小说。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趋势。
依据历史事实做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同上)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
4.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伴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文学体裁。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否则就是科学奇幻小说)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必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的主流,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
备考策略
一、重视阅读,加强读懂。阅读经典,选材多元,见多识广,联系社会热点,重培养快速读懂文本的能力。
二、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思维建模,引导熟练掌握文体知识,重视跨文体融合、落实考点。
三、关联教材,重视群文阅读。同一主题不同文本,同一考点,课内课外比较,把教材与课外阅读融合在一块。
四、精题精练,错题重练,重视审题。常规题与创新题结合,整理典例和错题,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阅读方法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阅读: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至关重要。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整体阅读的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所谓快速阅读,就是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才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快速阅读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感知人物
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初步明了小说情节
两种方式明了小说情节:(1)明确叙述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2)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注意: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需要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从题材内容总结主题。具体需要“两抓”:①抓标题,如《祝福》。②抓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2)从人物塑造把握主题。在小说中,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①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②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如《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
(3)从情节发展概括主题。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4)从环境描写看对主题的暗示。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5)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小说主题虽然不能像散文那样靠议论、抒情句直接表现出来,但借助文中重要语句也可挖掘主题。如一些感情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