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据文献资料记载,元朝时,中国人已经掌握使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的技术;明朝政 府在运河沿岸修建了一些冰库,给为宫廷运送新鲜果蔬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朝 在紫禁城内修建冰窖,用于冷藏蔬菜瓜果,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食物保鲜技术领先世界 B. 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C. 保鲜技术彰显皇家特权 D. 长途贩运依赖保鲜技术
3.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 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 临黔首,光耀大地。材料主要强调 ( )
A. 法律水平领先世界 B. 神话故事丰富
C. 法典道德教化功能 D. 君权神授思想
4. 下图是中国古代人口增长曲线图。图中 1600—1840年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 A. 一条鞭法的实施 B. 玉米和番薯的引入
C. 摊丁入亩的推行 D. 户籍管理不断加强
5. 据 20世纪初出土的苏美尔乌尔王朝时期的泥板文书记载,乌尔王朝的对外贸易管理机 构周密、高效、守法,每条商贸道路设有驿站,为商旅提供服务。材料可用于说明该 时期乌尔王朝( )
A. 国内商业市场确立 B. 对外贸易兴旺发达
C. 多元文化互动频繁 D. 商业经营规模拓展
6. 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 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做 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这说明中世纪 ( )
A. 大学教育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B. 创新教育推动民众思想解放
C. 欧洲已经全面覆盖高等教育 D. 西欧大学传承古典思想文化
7. 利玛窦在华时自称“ 海外鄙儒” ,服儒服并钻研儒家典籍,明朝士大夫呼为“ 利先生、 利子 ”。他写作了《天主实义》,引用《中庸》《诗经》等书,利用儒家思想论证基督 教教义,称“ 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 ” ,并援儒攻佛,同时带来三棱镜、望远镜 及世界地图。利玛窦的这些举措旨在( )
A. 学习儒学提高自身文化涵养 B. 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
C. 借助华夏文化减少传教阻力 D. 加速西方科技知识传播速度
8. 清代,闽浙总督卞宝第(1824—1892年)指出:“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 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 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 ……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 历次亏折,裹足不前。”其言论可用来论证( )
A. 地方官员倡导学习西方技艺 B. 晚清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C. 传统经济模式的封闭与守旧 D. 外来侵略冲击自然经济结构
9. 中世纪后期,因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欧洲各庄园的领主们需要大量货币。于 是,他们将庄园土地租借给农奴以收取货币地租。 14世纪中期,欧洲流行黑死病,大 量农奴死亡;与此同时,一些幸存的农奴,因无力承担高额地租,放弃租用土地,大量 涌入城市,成为手工工场自由劳动力。庄园制度加速瓦解。这种现象 ( )
A. 加剧了黑死病造成的灾难 B.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
C. 刺激了原始资本加速扩张 D. 引发了基层社会治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