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1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8年《非战公约》中提到“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这战争观
A. 源自一战后民众观念的变化
B. 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C. 客观上利于绥靖政策的推行
D. 带有社会主义的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认为所有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反对对战争的干预,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侵略,C选项符合题意。一战后民众渴望和平,但并不是对侵略战争纵容,A选项排除。《非战公约》并未和平解决国际争端,B选项排除。《非战公约》是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产物,D选项排除。
2.1951年,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指出“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一观点
A. 主张将战争控制在朝鲜境内
B. 认为发动朝鲜战争是错误的
C. 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契机
D. 标志着亚洲成为冷战 重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认为朝鲜战争应该局限在半岛,不应该扩大到中国,A选项符合题意。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维持了韩国的独立,B选项排除。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C选项排除。欧洲是冷战的重心,D选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