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历史测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谴责“以百姓为刍狗”为“不仁”,并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一思想主张可以说明老子( )
A.希望统治者要顾及民众的力量 B.主张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C.努力追求君民平等的理想社会 D.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
2. 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3. 学者李治安在《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中说: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其意在说明元代行省制( )
A.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 B.对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价值
C.优于单纯的地方分权 D.注重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