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04-26 23: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94人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95%的大洋是黑暗无光、压力巨大、地形复杂的深海。探索深海一直是人类 的梦想。进入20世纪,人类才慢慢揭开深海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

 首先为人类进入深海提供"入场券"的是深潜技术。1930年两位美国科学家乘坐最早的空心深潜球在百慕大成功潜到水下183米。1960年,瑞士"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承载两人深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10916米处。此后逐步出现能够在水下移动、采样,具有探测功能的深潜器。目前只有中国和美、法、俄、日等少 数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 "号,下潜深度覆盖了大洋纵深万余米的"全海深"

 在深海海底钻探地壳,涉及深海探索难度最高的技术。1968年开始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证实了海底扩张等理论。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和主持的南海大洋钻探,使南海成为大洋钻探研究程度最高的边缘海。

 人类还追求进入海洋内部,进行原位的长期连续观测。海底观测网是21纪的新事物。2009年加拿大建成"海王星"网,2015年日本建成缆线长5700千米的海沟海底地震海啸观测网,2016年美国的海底观测网投入使用。我国也正在东海和南海建造海底科学观测网。

 "深潜""深钻""深网"合称"三深",构成当前进入深海内部进行科学探索的主力。人们曾经以为,深海是没有运动、没有生命的死寂世界。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深海不但充盈着水流和生命活动,而且充满了想象不到的奥秘。

 深海热液是20世纪海洋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美国的载人深潜器"阿尔文"1979年在东太平洋发现2米高的"黑烟囱"向上喷出滚滚浓烟,这是渗入地壳的海水与上升的岩浆接触后,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即深海热液。之后东太 平洋发现的热液生物群,颠覆了人们过去对生命必须依靠太阳才能生存的基本认

识,深海海底存在依靠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在还原环境制造有机物的第二生物圈。

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把地球看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完整系统,从深海探索地球内 部将会成为科学界的热点。

 发展深海科技绝不能带着"淘金"的狂热竭泽而渔、"挖空"深海。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保护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另辟蹊径。地下深处岩石孔隙里的微生 物构成的地球最底层"深部生物群",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水深火热"条件下的它们"寿命"可以万年计算,还具有适应高温高压、在还原缺氧环境下繁盛等"特殊功能"。提供这些特殊功能的基因是无价之宝,可能给人类带来全新福祉。

(摘编自汪品先《深海探索:更好认识海洋》)


请选择下载
相关下载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